瓷夹或塑料夹配线质量管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干燥、无机械操作的室内及室外挑檐下的电气照明明配线工程。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瓷平(塑料夹):其底板应平整完好,不得有破裂、歪斜等现象。2.1.2 绝缘导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1.3 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2.1.41C 型压线帽有关材料要求请见 3—8、2.1.5 有关内容。2.1.5 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2.1.6 塑料胀塞:其规格与被紧固的电气器具荷重相适应,并选用相应规格的木螺丝配套使用。2.1.7 镀锌材料:机螺丝、螺栓、木螺丝、螺母、垫圈、弹簧垫圈等。2.1.8 辅助材料:钻头、黑胶布、,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砂布鞋、焊锡、焊剂、木砖等。2.2 主要机具:2.2.1 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2.2.2 手锤、錾子、手电钻、电锤、电炉、锡锅、锡勺。2.2.3 工具袋、工具箱、万用表、兆欧表、高凳等。2.3 作业条件:2.3.1 配合土建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位置尺寸要求,将木砖,过墙管预埋正确。2.3.2 装修作业全部完成。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预埋木砖和保护(预埋塑料胀管)——夹板固定——导线敷设——导线连结——线路检查、绝缘摇测3.2 弹线定位:3.2.1 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 线路与其它管路应避免相遇,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 3-1、表 3-2 规定。3.2.1.2 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采用瓷夹板或塑料夹板配线时,支持点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为 40~60mm。3.2.1.3 导线沿室内墙壁、顶棚敷设时,其支持件固定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表 3.2.1.3 规定。支持件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表 3.2.1.3配线方式导线线芯截面(m㎡)1~46~10允许最大距离(mm)瓷夹(塑料夹)配线7008003.2.1.4 室内敷设的导线与建筑物表面最小距离在瓷(塑料)夹板配线时,应不小于 5mm;3.2.1.5 瓷(塑料)夹板配线时,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表 3-20 规定。3.2.2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要求,从线路的电源设备和用电器具的位置,找好水平和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建筑物表面,由始端至终端弹出线路的中心线,均匀分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