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书面)(2011 年 2 月 14 日在西工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序言:“十二五”时期,是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谋划好一个总揽全局、影响长远的发展蓝图,对指导我区今后五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篇 发展基础 实事求是地总结我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了解掌握发展现状,客观分析未来五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规律,顺应形势,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加快发展。第一章 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日益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为“十二五”时期西工的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一节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2010 年末,区本级 GDP 达 46.9 亿元,是 2005 年的2.5 倍,年均增长 15.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69.2 亿元,是 2005 年的 10.6 倍,年均增长 61.0%;完成工业总产值 71.5 亿元,是 2005 年的 6.6 倍,年均增长4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14.6 亿元,是 2005 年的 4.7 倍,年均增长 2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6.7 亿元,是 2005 年的 3.1 倍,年均增长 19.9%,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结构调整进展顺利。经过五年发展,逐步实现了以商贸经济和工业经济“双轮驱动”的战略性调整,二三产业的比重调整到 42.2:57.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26.8 亿元,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商贸兴区”的战略构想基本实现。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21.4 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 5.3 平方公里,园区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强,产业集聚区通过了上级评审,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递增。农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引进红灯、黄密等数十种大颗粒樱桃品种,建成蔬菜、柿子、草莓、石榴等多种采摘园,新增各种经济作物 1450 余亩,新增蔬菜大棚 150 余个,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经济模式;累计农业投入 288 万元,新修水塔 10 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