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位退位减 》教学案单位 : 年级: 二 设计者: 时间: 201004 ,课题隔位退位减课型新授案序第 5 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课前准备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等。学具准备:计数器等。理论支撑叶澜教授曾说过:评价课堂教学乱还是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这叫形散神不散,这样的互动,实际更加深了师生间的交往与合作,融洽了师生关系,课堂的魅力就在于热闹中的有序。“隔位退位减”是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好多学生不能理解算理,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这节课我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拨珠计算,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交流、发现、创造等数学活动,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 计 理 念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课件出示 2008 年奥运会情境图)1、展示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提问:你从图上了解了那些信息?3、引导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4、板书:男运动员 204 名,女运动员 108 名,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多少名?(一)继续教学情境图。1、谈话: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多少名?”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2、板书:204-108= (名)认真倾听。认真观察。个别回答。个别回答。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巩固深化形成技能3、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并思考: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 0 怎么办?4、过渡: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请计数器来帮忙。(二)引导学生拨珠计算。1、谈话:你能用拨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2、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问:(1)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 1,十位上又是 0 怎么办?(2)百位上拨去 1 颗算珠,接下去怎么办?十位上有 10颗算珠了,再接下去怎么办?(三)联系拨珠过程进行竖式计算。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2、指名说计算时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3、谈话: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让学生验算。(四)教学“试一试”1、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