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分子和原子 【设计思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这些有关微观粒子的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通过由抽象→具体→抽象的教学流程,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索,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知识的理解。体现了杜威的“从生活中学、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这一理念。【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增强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了解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3.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仪器与药品】仪器:烧杯、滴管、试管,药匙、量筒药品:蔗糖、医用酒精、浓氨水、品红、酚酞其它:香水、绢花、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结构模型【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讨论、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教学设计】 探究 1——分子的真实存在。【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活动探究】动手实验,在衣服、纸上、手上等处滴一滴医用酒精,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点拨引导】我们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物质是由不连续的粒子构成的,构成酒精的粒子不断的运动,就闻到酒精的气味。【讨论交流】阅读课本 P49 页思考 1.为什么水会减少?2.解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请猜想一下,品红在什么情况下可扩散得更快一些?【点拨引导】在热水中,分子运动加快。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我们借助先进仪器不仅能看到,而且我们还能移动它们。【活动探究】一小堆糖,用药匙先取出一点,再一分为二,再分面四分之一……想一想,最后分成了什么?(设计意图) 让学生直观的感知物质的可分性,领会物质是由许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点拨引导】1阅读课本 P50 页图 3-6、3-7 思考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探究 2—— 分子的基本性质 【讨论交流】教材上 50 页第二段数据说明分子的什么性质?【分析小结】1.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小;(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数据,或事例让学生理解、分析、归纳出分子的一些基本性质。【点拨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