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抓“主问题”设计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新生小学 杨德便 新课改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教师观念有了深刻变化,课堂教学有了较大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回顾课堂教学,一个严峻的问题依然存在并逐渐凸显出来: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然而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什么原因形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呢?深探其因教学目标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问题不精致是几个重要的原因之一。要改变现状,教师要思考语文教学“主问题”的设计。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能从抓住课文重、难点,以有利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与课堂教学中一般的“碎问”相比,“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避免肢解课文;戒除蜻蜓点水,有利于凸显教学重点、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以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快速、有效地达成。下面,就语文课堂中“主问题设计”方法谈自己的看法:一、根据教学推进步骤设计主问题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环节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手法的。对这些环节做一个梳理,拎出关键环节,大体有这样一个推进步骤:整体感知——局部品味——拓展延伸。我们可以据此设计主问题。如教学《刷子李》把握人物形象时,可以根据“整体感知——局部品味——拓展延伸”的思路对应设计这样三个层层推进的主问题:① 细读课文,用“我喜欢师傅,因为 ”这样的句式,分析归纳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整体感知人物形象)② 文本通过了哪些方式来刻画刷子李这一形象?(局部品味人物刻画的方法)③ 请你根据课文,为“刷子李”写一则归纳词。(从对人物的理解拓展延伸到写颁奖词的运用)二、依据文体特征设计主问题文体不同,教学的要求不同,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主问题可以根据文体特点和教学重点设计,紧扣文体特征设计的主问题,容易抓住文体特征,容易让学生快速把握文体特征,形成解读这类问题的能力。如说明文的阅读,不外乎围绕“收集概括信息,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些方面进行阅读能力训练。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说明文时,可以依据说明文的训练要点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信息提取:快速阅读全文,回答地球对人类的影响怎样?地球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