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VIP免费

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_第1页
1/9
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_第2页
2/9
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_第3页
3/9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2002-07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 --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王检贵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南京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2002 年 5 月南京大学斯密论坛二百多年前,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揭示了社会财富之源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之魅力,推动了人类经济思想的进步。而今,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伟大复兴需要理论创新和思想进步。南京大学商学院作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理应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发起成立斯密论坛( Smithian Forum),旨在研讨中国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为中国改革与发展作出一份贡献。作为南京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活动内容之一,该论坛致力于活跃学术气氛、增进学术交流,为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论坛主要面向商学院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为保证论坛的开放性,热诚欢迎校内外的老师、同学参与,并在适当时候邀请著名学者参与。上述范围内的参与者只要提交一份正式的论文(发表或未发表均可),即可进入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王 检 贵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政策研究室wjg7399@263.net, TEL:65198496,北京 100731 一、买方市场?过剩经济?通货紧缩?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令人始料不及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 “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悄然而去,而“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扑面而来。其具体表现是:( 1)消费品存在严重供大于求现象;( 2)生产能力利用明显不足;( 3)物价水平持续走低;( 4)商品产销率也呈普遍下降的趋势。如何给宏观经济新形势进行定位呢?学者们各执一说,莫衷一是,并由此引发了三次激烈的争论:即“买方市场”之争,“过剩经济”之争,以及“通货紧缩”之争。“买方市场”的提法兴起于1997 年,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1998 年(洪银兴,1997 ;韩文秀,1998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时代,卖方市场是最显著的市场特征。因此当人们看到市场上反映出来的典型状况不再是产品的短缺,而是产品的饱和、甚至是积压时,很自然地认为我国基本上告别了短缺,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时代。许多人将买方市场的出现看成是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现象,即所谓“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洪银兴,1997 ),或者说“买方市场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是将长期存在下去,它是市场经济(或市场化进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