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页劳动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劳动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劳动课要通过教育和实践, 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劳动课教学是以实践为基石,并以技能培养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技能教育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方面。在劳动课的课堂教学中,心智技能主要表现在学生怎样看,怎样想,想如何做的方法。动作技能主要表现在学生怎样做的方面,看、想是做的前提,只有看清楚了,想明白了,做才会有兴趣,有质量。传统的劳动课教学忽略了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现代的劳动教学必须以心智技能为先导,以动作技能为心智技能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决定着下一代学生劳动素质能力的真正提高。本人在小学劳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心智技能培养的探索,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自我探索自我实践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为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合乎客观法则的活动方式。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与“师传生受”的传统学徒式不同,是按照国家劳技大纲,以一定教材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的。劳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以掌握一定的劳技知识为基础。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以劳技知识为指导训练劳动技能,可以少走弯路。反过来,已经形成的劳动技能又是掌握新的劳技知识的基础。劳技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相比,有共性,也有个性。其共性是尊重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充分阅读内化学习论文页材料,拓展信息,交流渠道,思考、议论、归纳、小结,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如对教材中劳动技术特点的概括,实践步骤的归纳, 操作要点的小结等。其个性是,因其实践性强,学习知识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联系实际,老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学生的阅读、观察、操作、思维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在劳技教学中,不仅反对单纯把学生当作劳动力,脱离技术的劳动教育,又要反对脱离实践,单纯教知识的纯理论课,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二、循循引导探究进取在劳动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比较等心理活动来认识事物的环节,也是学生形成正确思维方式、方法的前提条件,是一种以学生为操作、探究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 探究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