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 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改革开放实现了新突破,全面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2010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8278 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6000 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2004.8 亿元,年均增长2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6043 亿元,年均增长 30.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实现了不低于振兴以来以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等工业支柱产业优势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势头强劲。 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突破辽西北“三年见成效”目标基本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占比超过4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新成效,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实际利用外资成倍增加,对外贸易方式加快转变,东北四省区等区域合作深入开展,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