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与幼儿教师心理创设良好的师幼互动心理环境心理环境作为一种潜意识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影响可以说十分的重要。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而,让他们在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中获得教育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与其沟通,蹲下来,和他做朋友,让孩子愿意把心里的东西老师,当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幼儿在情感上是比较脆弱的,对成人的依赖思想十分的严重,教师的评价是他们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依据。受到长期师幼互动模式的影响,幼儿发起的互动主要表现为请示或征询许可、展示活动结果、告状等等,而很少有发表个人见解或与教师共同游戏,更是缺少主动提问或替老师做事的机会,而且年龄越小,这种特征越明显。教师有时虽意识到了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氛围,运用正面的方法引导儿童的行为、鼓励儿童尝试新的事物等,但却又因种种原因而听之任之,缺乏参与和指导,教育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班上有一个叫仇浩然的小男孩,他十分的调皮,他有一次往金鱼缸了放了好多的小石子,结果金鱼没法游水,死了,我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他,不许他参加游戏,可后来,从别的小朋友那里了解到,原来他是想给金鱼造一间房子!多么纯真的想法啊!可是却被我的武断所夭折。因此,在孩子做出出人意料的事后,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去观察孩子,分析孩子,尝试着走劲孩子的世界,尽可能避免消极、谴责性的评价,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要善于肯定幼儿学习及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努力领略成功的喜悦。孩子一般都喜欢听“好话”,喜欢戴“高帽子”,作为教师不应该吝啬那些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言行,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安全感以及信任感,能促进师幼的有效互动。(二)给予幼儿平等的言语权,促进师幼积极互动。在幼儿园教育中,言语的交流是师幼互动的主要途径。幼儿入园以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动的场景、交际的对象都与在家不同。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着互动,由于幼儿所具有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教师一般以言语交流为主,适时辅以非言语交流,会起到较好的互动效果。然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所营造的言语场面往往是倾斜的、不对称的,教师在不断地教学中表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言语,而孩子在教师的言语前却缄默了,失语了,也就是说,教师的某些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