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说和做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难点:生动形象,精练含蓄的语言.教学用时:2 课时教学类型:讲读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前测补救:介绍闻一多生平二、明确目标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三、完成目标自主合作1、整理字词2、通读课文,整体把握 3、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点拨拓展1、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 5 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 6 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