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战国策》学习重点:•一、文学常识复习:《战国策》•二、了解背景•三、朗读课文•四、把握人物形象•五、疏通语言文字 《战国策》是辑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谋划或辞说的著作。或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及《修书》等,西汉刘向编纂。 《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各自成策。计分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每策若干篇,每篇若干章,共 486 章。记春秋末至秦,凡 245 年史事。从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开始,到秦二世继位为止,各国的政治、军事、处交情况都得到反映,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关于战国策•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共 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介绍荆轲:公元前 458 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 356 年 秦国商鞅变法 公元前 344 年 魏惠王称王,是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公元前 230 年 秦灭韩 公元前 225 年 秦灭魏 公元前 222 年 楚赵燕灭亡 公元前 221 年 秦灭齐统一天下结构分析 : 1 、准备。 (1--6) 2 、诀别。 (7--10) 3 、刺秦。 (11--19) (1) 简介背景。 (1) (2) 准备“信物”。 (3-4) (3) 、准备武器。 (5) (4) 、配备助手。 (6) (1) 、怒叱太子。 (7--8) (2) 、易水悲歌。 (9--10) (1) 、计见秦王。 (11--13) (2) 、勇刺秦王。 (14--18) (3) 、壮志未酬。 (19)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