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令伯《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中评价说《陈情表》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陈情表》陈了何情?为何会有如此动人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李密悲恻动人的力量。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陈情表李密学习目标• 1. 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 2. 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 3. 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难点:• 1.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重点:• 1. 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 2. 把握文章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背景简介 李密: 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 公元 263 年,司马昭灭蜀汉,他成了亡国之臣 , 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 公元 265 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 李密写表推脱。晋武帝邀请李密出山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阻力,故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收笼东吴民心。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天下,晋武帝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李密为何辞不就职?•1 、供养祖母;•2 、心怀蜀汉;•3 、晋司马氏多疑,做官如履薄冰。陈 情 表 陈述、禀报隐情、苦衷奏章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陈什么情愿乞终养陈情表 李密情:1.情况(事实); 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其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