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梦 者戴望舒 崛起于三十年代的戴望舒,上承中国古典的余泽,旁采法国象征派的残芬,不但领袖当时象征派的作者,抑且遥启现代派的诗风,确乎是一位引人注目的诗人。—— 余光中象 征 诗人为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心中之情寻找一个对应物,这个对应物可以是外界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虚幻的形象。让这个对应物为他代言胸中之情,这种手法就叫作象征,而这种象征物在诗歌当中可以称为“意象”。意 象象征意义作 用娇妍的花象征梦的美好绚丽隐喻人生历程中的种种艰苦与磨难海水 / 天水 找出除“金色的贝”以外的其他意象, 分析其象征意义及作用,填写以下表格。意 象象征意义作 用娇妍的花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 充满对梦的向往青色的大海象征梦的澄澈高远暗示金色的贝(梦)不能轻而易举获得,为下文作铺垫冰山 /旱海象征着寻贝 ( 梦 ) 的艰难隐喻人生历程中的种种艰苦与磨难云雨声 /风涛声象征着贝(梦想)的丰美和价值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美好世界海水 /天水象征着养贝的艰难隐喻坚持梦想的不易暗夜象征着漫长的等待隐喻梦想经过漫长等待却会在不期然间实现(可有其他理解)桃色的珠象征着梦的美好诱人突出实现梦时的静美与绚丽讨 论 本诗的前六节已经将寻梦的整个过程及作者对梦想的理解写得很完整、很清楚,且第七节与第一节重复内容很多,那么能否删掉诗歌的第七节?知人论世• 戴望舒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 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他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本诗写于 1932 年,这时的他看到了祖国当时贫穷落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景象,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决心在敌人入侵造成的“阴霾气候”中挣扎,以自己微渺的光明,“与港岸周遭的灯光尽一点照明之责”。就是在这个时候,戴望舒的诗歌观念和创作实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未来的热烈向往。《寻梦者》是他思想最好的反映。因为戴望舒他不仅是为自己寻梦,而且是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为整个民族寻求光明的梦。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