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琵琶行并序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1. 知识与能力: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2.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赏析,自主学习。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和悲剧美。教学目标听听读读练练听朗读齐读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诗人 的故事。全诗塑造了 人物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两条线索:明——琵琶女的身世, 暗——作者的感受。两个人物:琵琶女、诗人。一种感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小结3.3. 轻声自由诵读第二次音乐描写,要求:画出曲线轻声自由诵读第二次音乐描写,要求:画出曲线图以显示音乐的节奏变化。图以显示音乐的节奏变化。1.1. 这种沦落之情是由什么因素触发而成的?这种沦落之情是由什么因素触发而成的?2.2. 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 又是怎样分别处又是怎样分别处理的理的 ??思考: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四弦一声如裂帛水浆迸刀枪鸣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珠落玉盘,急切愉悦(起始)幽咽凝绝,幽愁暗恨(发展)铁骑突出,激越雄壮(高潮)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音乐节奏 5.5. 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怎样表现琵琶出神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怎样表现琵琶出神入化的技巧?入化的技巧?要求:圈点、勾画出要求:圈点、勾画出《《琵琶行琵琶行》》中作者生动的中作者生动的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它描写方法的运用,并讨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它描写方法的运用,并讨论这些手法的妙处,举手展示交流结果。论这些手法的妙处,举手展示交流结果。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