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苏轼(北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花 未 眠川端康城(日本)授课人:谭善全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是 1968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 1899 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市北区花町,幼年时,父母、祖母相继去世, 14 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溘然长逝,给他终生留下了精神创伤。此后的漂泊生活和多次失恋,养成了他孤独感伤的性格。 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他的创作既重视继承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又注意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方法,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972 年 4 月 12 日, 73 岁高龄的川康成口含煤气管自杀。?听录音,思考:1. 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大吃一惊?“花未眠”的含义。2. 文章 3~5 段写了作者对美的感悟 , 那 么作者由花未眠引发了怎样的思考和感叹 :3. 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朵花也是好的”?发现花未眠,发现盛放的未眠之花格外美。花盛放① 、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 因而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 自然的美则是无限的 .②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 ③ 、从自己观察到的晚霞联想到长次郎的名茶碗和坂本繁二郎的画作者为了说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关系 , 举了以下几个例子 , 试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 ?? 阅读文章 6 ~9 段 , 思考 :① 、李迪、钱舜举、罗丹等,对自然美的观察之仔细使他们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从艺术美中获得自然美② 、“我”的小狗与宗达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极为像写实精神好的艺术品可以提高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自然美和艺术美彼此融合,相得益彰 分组讨论:1.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2.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3. 第十段中,作者说岚山自己去过多次,可为什么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一朵花热烈地盛开的同时它也就要接受下一刻的凋零,同时作者深刻地感悟到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大自然的美却是无限的。大自然总有美可寻,可惜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 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但只要我们活下去,就能不断发现美;我们要用有限的感受美的能力去接近自然美的无限。 美是亲近所得,是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