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李煜 李煜(公元 937--978 ),字重光,是末位帝王,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他的父亲李,世称为中主。李煜璟25 岁即位南唐国君。当他即位之时,赵宋已代周建国 , 南唐形势岌岌可危,他却委曲求全,纵情声色,公元 975 年,在他 39 岁时,南唐终于被北宋所灭,李煜被宋军俘虏,他从南唐都城金陵被解押到宋都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最后被宋太宗派人赐毒酒而死。 介绍作者前期: 艳情闲愁 风格柔美缠绵后期: 怀故伤今 风格沉郁凄怆 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词语解释:1 、阑珊:衰残、凋落。2 、罗衾:丝绸被子。3 、不耐:忍受不了。4 、一饷:片刻,一会儿。预习检查: 注音:1 、潺潺: chán2 、阑珊: lán shān 浪淘沙令 李煜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梦醒后,只听) 门帘外传来滴滴答答的细雨声,浓郁的春意将要凋残了。薄薄的丝绸被已使人耐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在梦里竟然忘记了自己已身为俘虏,这才有了片刻的欢愉。 独自一人不要倚栏远望,辽阔的南唐大好河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了。落花随流水而去,春天将要结束,今昔对比,真是一是天上,一是人间。分析鉴赏 1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了白描手法。 “ 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一方面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白描手法,以粗线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2 、分析:“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 1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 2 )上片写梦醒前后两种境界。运用了倒叙的手法:正常顺序应为“梦欢”“春寒”“梦醒”,而词中却为“春寒”“梦醒”“梦欢”,这是为了突出现实的孤寂凄凉,“梦欢”为反衬而已。 3 .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中“莫”与“暮”的选用哪个好? “ 莫”好: A 、词人正在凭阑,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就是见了又能怎样,失去的国家不能再回来,逝去的美好生活不能再回来了,自己的生命之春也不能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