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清文中主要人物及其关系。2 、简要概括赵盾其人其事。( 1 -3 )3 、赵氏是如何被灭族的?( 4 )4 、赵氏孤儿是如何被救的?( 5 )1 、赵盾代成季任国政二年 (担任,主持)2 、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 (通”拒“,阻拦)3 、赵盾骤谏,灵公弗听 (多次)4 、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 (遮挡,保护)5 、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 (臣杀君或子杀父母)6 、赵盾卒 ,子朔嗣 (承袭爵位)7 、先君何罪,释其適子而更求君? 先君有什么罪过,为什么要抛弃他的嫡子而另找国君呢? 8 、君子讥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君子讥讽赵盾“身为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返回来也不诛讨逆贼”,所以史官记载说“赵盾杀了他的国君”。 1 、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 (同”腰“)2 、已而笑,拊手且歌 (拍)3 、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 (过错)4 、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 (杀害)5 、韩厥告赵朔趣亡 (同”促“,急速,赶快)6 、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遗憾)7 、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将要发难,就先惩治杀灵公的逆贼以便牵连出赵盾 8 、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 如今各位将要诛杀他的后人,这不是先君的意愿而是随意滥杀,随意滥杀就是作乱。 1 、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 (为什么)2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 (分娩)3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搜查)6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 (假意)5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 (确实)4 、公孙杵臼曰:“立与死孰难?” (哪一个更--)6 、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 7 、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 1 、大业之后不遂者为崇 (顺利;作怪)2 、世有立功,未尝绝祀 (断绝祭祀)3 、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依靠)4 、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假托)5 、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祭祀)6 、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 (侍奉)7 、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 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 8 、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不然的话,谁敢发动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