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 ( 1799-1850 ) ,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的《朱安党人》成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块基石。一生创作 91 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代表作为《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 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雨 果 ( 1802-1885 ),是 19 世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期长达 60 年以上,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合计 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巴尔扎克葬词维克多.雨果 一 .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 行文思路 . 二 . 把握文章主旨,确立 正确的生死观。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 你感受到这篇葬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整体感知(二)理清思路思考一:本文作为一篇悼词,作者必定要对死者进行一番评价,该文是着眼于哪几个方面对巴尔扎克进行评价的?明确:文章是着眼于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四个方面来评价的。思考二:本文的结构层次及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1-2 节):总写巴尔扎克的伟大,表达哀悼之情。( 3-9 节):具体评述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和影响。( 10-12 节):阐述作者的生死观,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意义。悼念 评价 讴歌 雨果深切悼念了巴尔扎克的逝世,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预言了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意义,表达了作者积极的生死观。整体感知•概括主旨突破重点•理解生死观从第三部分中找出表明作者生死观的句子并揣摩其含义: 面对巴尔扎克这样的伟人的辞世,雨果在这里感慨万千,不由思考生与死这样重大而沉重的主题。他认为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也是自由的,巴尔扎克的逝世,触动了很多人去思索生死问题,把巴尔扎克当作坐标,思考活着的意义。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人应当在有生之年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只有这样,在他死后,他的英名与精神才能流芳千古。 课外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思考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怎样向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表达自己的哀悼、颂扬之情的? 悼念玛丽• 居里(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