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6 年高三备考年高三备考诗 歌 鉴 赏 20022002 年年 -2006-2006 年高考题回年高考题回顾顾 选材范围 -- 全国卷:限于唐、宋诗词。地方卷:上至东晋(陶渊明),下至明清,以至《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 。 数量 --52 道题,课外古诗 61 首。 其中:唐诗 25 首,约占 40% ;宋诗 14 首,占 20% 多;唐宋元词 9首,元曲 4 首,其他 8 首。 20022002 年年 -2006-2006 年高考题回年高考题回顾顾 52 道题共有 98 问: 一、语言: 23 问 二、内容: 45 问 1 .意象 10 问; 2 .意境 7 问; 3 .思想感情 28 问 三、形式: 30 问 1 . 表达方式 17 问; 2 . 体裁结构 6 问。 3. 定向鉴赏: 7 问 高三阶段复习古代诗歌高三阶段复习古代诗歌主要教学任务主要教学任务 教学生读懂诗歌的语言:读通诗句,弄清含义;体会作用,领会妙处。 教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认清意象,想像意境,明白主旨。 教学生把握诗歌的形式:辨识体裁,分析结构,鉴赏表达。 教学生写出准确的答案:依据要求,规范思路,表述清楚。 语 言语 言 高考题中的语言难点: 1.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06 全年国卷一) 2.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06 年北京卷 ) 3.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2005 年上江苏 ) 4.“ 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 06 年天津卷) 5.“ 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06 年全国卷二 )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特殊词法: 叶叶相交通 昼夜勤作息 暮去朝来颜色故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风又绿江南岸 怪禽鸣旷野,落日恐行人。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特殊句法 ( 一 ) 省略句 ( 省略中心语、谓语动词 ) 应是绿肥红瘦 应是绿(叶)肥红(花)瘦 左牵黄,右擎苍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吹起)玉露(凝结)(的时节)(牛郎和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次相逢)。 五陵年少争(送)缠头, (弹奏)一曲(得到)红绡不知数。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特殊句法 ( 二 )倒装句 盘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