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全等三角形 章末小结 2018 秋季数学 八年级 上册 • HK 【易错分析】 易错点1:全等形定义理解不全面 【例1】 如图所示,△ABC≌△DEF,∠A=30°,∠B=60°,∠C=90°,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与∠D互余 B.∠C与∠F互补 C.∠A与∠E互余 D.∠A与∠D相等 【错解】 B或C或D 【正解】 A 【错解分析】 本题出错的原因是弄不清两个全等三角形中角的对应关系,或者混淆了互余、互补的概念.图中∠A与∠D是对应角,它们相等,但是不互余;∠C与∠F是对应角,它们相等,都等于90°,所以互补;∠A与∠B的和是90°,∠B与∠E是对应角,所以∠A与∠E互余.故选A. 易错点2:错用“AAA”判定三角形全等 在两个三角形中,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例2】 如图所示,∠CAB=∠DBA,∠C=∠D,E为AC和BD的交点,△ADB与△BCA全等吗?说说理由. 【错解】 △ADB≌△BCA.理由: ∠C=∠D,∠CAB=∠DBA,∠DAB=∠CBA,∴△ADB≌△BCA(AAA). 【正解】 △ADB≌△BCA.理由: ∠CAB=∠DBA,∠C=∠D,AB=BA(公共边),∴△ADB≌△BCA(AAS). 【错解分析】 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对的,但说明的理由不正确,三个角对应相等不能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因为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易错点3:错用“SSA”判定三角形全等 解题时容易受“AAS”的影响,凭空运用了“SSA”;而在两个三角形中,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例3】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且CD=BE,△ADC与△AEB全等吗?说说理由. 【错解】 △ADC≌△AEB.理由: AC=AB,CD=BE,∠CAD=∠BAE,∴△ADC≌△AEB(SSA). 【正解】 △ADC≌△AEB.理由: AC=AB,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D=AE.在△ADC和△AEB中, AC=AB,AD=AE,CD=BE,∴△ADC≌△AEB(SSS). 【错解分析】 错解把“SSA”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但“SSA”不能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因为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考点分类训练】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如图,△ABC≌△DEF,则EF= . 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的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 ) A.∠A=∠D B.AB=DC C.∠ACB=∠DBC D.AC=BD D 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 3.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