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苏轼 因诽谤朝廷,讽刺新法 的罪名被贬黄州。“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生活贫困,行动不得自由,过着半囚徒的日子。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描述了自己黄州的生活:“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间……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 苏轼 在此期间写下了光耀 千古的前后《赤壁赋》与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赤壁赋赤壁赋 整体感知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2.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一 (1) 月下泛舟 乐二 (2 ~ 3) 吊古伤今 悲三 (4) 阐述哲理 乐四( 5 ) 开怀畅饮 乐1 、为何而乐2 、何以表乐3 、乐之程度泛舟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春花秋月何时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朗读二、三段,讨论:朗读二、三段,讨论:1 、第 2 段中,苏轼的歌声带给你什么感觉,而客人的箫声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 、第 3 段从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是什么让其心生悲伤?•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天地阔远 而自身渺小长江无穷 而人生短暂欲求仙而不得 托遗响于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