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说明文-2-在英语中,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客观事物、主观意识等宇宙间的一切都可以通过说明文加以阐述说明,如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on time(准时的重要性)和 the happiness of reading books(读书之乐)之类的话题,在汉语中似乎应该属于议论文的范围,但在英语中却一般列在说明文中。其语言特点是: 1.多用现在时态。因为说明文通常是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一种介绍与解释,而这种客观介绍与解释一般是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的。 2.采用客观描述。说明文一般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等的说明与介绍,因此,语言的表述也应该尽可能地给人以客观可信的感觉。在英语中,使用被动语态(如用 It is said that...替代 I think that...),引进权威的信息来源(如用according to sb. 替代 in my opinion),选用委婉语是使说明文避免主观色彩,增加客观性,从而为读者接受的重要语言手段。 -3-3.遣词用字简练、平实、确切。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认清事物,明白事理,故其语言通常较为浅显、通俗,比较易于读者理解。其内容也很客观真实,它的用词总是贴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不会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写作手法,一般也不加描述和议论(这与记叙文、描写文和议论文是不同的)。 另外,说明性完形填空选材难度一般低于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在设空与选项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了语言知识运用题的要求:以实词为主,名、动、形、副等词类占全部小题数的 90%,绝大多数小题都要从全文角度进行判断。这一命题思路体现了“语篇意识”。 -4-1.要弄清说明对象是具体的实物还是理论性的概念。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作者在文章的首句就直接提出要说明的对象。只有明确了说明的对象,才能更好地掌握说明的具体内容。例如:2014 年广东卷完形填空第一段首句:Parents feel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live with teenagers.Then again,teenagers have 1 (similar) feelings about their parents,saying that it is not easy living with them.指出十几岁的青少年与父母间的关系往往比较紧张,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不愿接受父母的约束。文章最后,作者认为两代人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十分重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5-2.把握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认识顺序等),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脉络,加强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3.逐句精读短文,逐题分析选项,对特定的语境作深入的理解,克服“思维定式”,根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