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狂人日记 •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 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 , 革命家。• 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文化思想的先驱。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 . 鲁迅的杂文“象投枪 , 象匕首 , 直刺向黑暗势力”。 代 表 作 品代 表 作 品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故事新编》 散文集散文集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 散文诗散文诗 《野草》《野草》 杂文集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南腔北调集》、《坟》《且介亭杂《坟》《且介亭杂文》等文》等 《狂人日记》 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后收入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1909 年,鲁迅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 1911 年的辛亥革命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 1917 年,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曙光照到中国,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躲在 S 会馆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此时,鲁迅内心的火焰即使没有完全熄灭,也只是一团“死火”。但是,当他早就渴望的“精神界之战士”终于将要呼之欲出时,当这些在寂寞中驰骋的猛士向他发出了增援的呼号时,,他终于将这种 " 邀请 " 当作是 " 前驱者 " 向自己发出的 " 将令 " ,内心的死火终于被重新点燃。在《新青年》同仁的鼓舞和支持下,他将自己数十年来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认识凝聚在笔尖,向整个封建传统提出了挑战。写 作 背 景 1918 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新文学革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 ?” 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 可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