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开花落为哪般》教案教学目标1、在观察花蕾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2、激发学生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准备1、开花植物的花蕾(或实物、图片);身边常见开花植物的花朵。2、放大镜、镊子、白纸。3、有关解剖花、植物传粉、受精的 CD。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师:身边的开花植物开始长出花蕾来了,这是植物生长的又一证据。那么植物的花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吧。一、活动观察花蕾1、观察花蕾的外形特征调动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看一看、摸一摸并且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花蕾。在观察花蕾外形特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活动前教师提前考察适合学生观察的场地,注意观察地点是否安全,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够便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花蕾。② 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随意采摘花蕾。③ 对于采用照片记录观察结果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重要发现照特写,避免在观察过程中不加思考的对花蕾的外形进行简单复制。④ 为了落实观察活动的时效性,要求每个同学只观察一到两种植物的花蕾。2、鼓励学生继续留心观察花蕾的变化过程。二、活动观察花的构造1、教师指导。2、学生解剖花,观察记录。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剖方法的指导,还要提示学生边观察边记录。3、交流总结。4、后继激趣。三、拓展花的传粉学生观看 CD,了解不同的传粉方式。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在观看之后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花授粉之后的发生的变化。告诉学生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了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