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通俗平易 , 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 , 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行》。”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可叙事,可抒情、议论。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 链接音画朗读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 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 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 ◆ 邀请琵琶女;◆ 弹奏琵琶;◆ 听众反应。第二段: ◆ 弹奏琵琶:调弦——指法——弹奏内容——旋律。第二段:◆ 邀请琵琶女;◆ 弹奏琵琶;◆ 听众反应。 琵琶曲:《绿腰》 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 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通感)来刻画不同的乐调,化无形为有形,还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还写出了诗人听乐的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通过写听者的反应传达出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强化了表达效果。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乐曲休止时的效果,写邻船听乐的寂静,渲染了气氛,反衬出乐曲的强大感染力。上句写人,下句写景,情景相生。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以上两句都是侧面烘托(渲染气氛),且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描绘了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如同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戏曲艺术对舞台空间的运用,绘画的“留白”,这种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特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