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二中 高二化学 选修 4 第 8 周 10 月 16 日 编写人:王艳萍 审核人:董艳飞 编号:2015—23第 三 章 第 2 节 第 3 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2、初步学会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3、掌握酸碱中和的有关计算和简单误差分析。【学习重点】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学习难点】掌握酸碱中和的有关计算和简单误差分析。【复习巩固】(1)酸碱指示剂法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甲基橙、酚酞试液。 常用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石蕊<5 红色5-8 紫色>8 蓝色甲基橙<3.1 红色3.1-4.4 橙色>4.4 黄色酚酞<8 无色8-10 浅红色>10 红色(2)PH 试纸法使用方法: (3)PH 计法【预习先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中和滴定”。2仪 器 : 酸式滴定管可盛装__ ______________碱式滴定管可盛装________ __________3、试剂:标准浓度的溶液,待测浓度的溶液,指示剂。4、定前准备:(1)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2)玻璃仪器洗涤:① 水洗 ② 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 ③ 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3)向用标准液润洗过的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调整液面到 0刻 度 或 0 刻 度 以 下( 注 意 O 刻 度 在 上方),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记下刻度读数。(4)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一般为 20.00mL)的待测液注意: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一定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中待测液取液时要用滴定管(或用相应体积规格的移液管),不能用量筒。(5)向锥形瓶中加入 2-3 滴指示剂。【互动探究】1、指示剂的选择条件?2、滴定操作方法及滴定终点的判断3、滴定操作的数据处理4、中和滴定误差分析① 原理② 判断: 【当堂检测】1. 准确量取 25.00mL KMnO4溶液可以选用的仪器是( )A、50mL 量筒 B、10mL 量筒 C、50mL 酸式滴定管 D、50mL 碱式滴定管2.在一支 25mL 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 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 5mL 刻度处。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 0.1mol/L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 NaOH 溶液的体积( )A.大于 20mLB.小于 20mLC.等于 20mL D.等于 5mL3.下图是向 20.00mL 盐酸中逐渐滴入 NaOH 溶液时,溶液 pH 值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盐 酸 起 始 浓 度 为0.1mol·L-1 B 、 NaOH 溶 液 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