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讲稿(6)2012-VIP免费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讲稿(6)2012-_第1页
1/16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讲稿(6)2012-_第2页
2/16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讲稿(6)2012-_第3页
3/16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一、中间业务的涵义:两种不同理解· 1.传统的表述:也称中介业务。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二、中间业务产生发展的原因· 西方国家银行中间业务:1980年代以后的空前发展,非利息收入占比迅速提高。· 产生发展的原因:(参考P.214)– 公众需求的多样化– 金融同业竞争加剧:业务多元化,增加收入渠道– 规避资本监管:但其效果受到《巴塞尔协议》的遏制– 银行经营风险增大:规避和管理风险的业务增加–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物质条件· 是指以银行作为中间人(或中介人)、而非交易一方的各种业务。– 强调银行的特殊地位– 与表外业务的外延范围有所交叉:有的表外业务中银行不是中介人· 2.人行的表述:非资产负债业务的统称。· 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包括:表外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务· 国内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背景情况– 存贷管制利差存在,存贷款业务仍然是银行的核心业务;– 金融市场投融资需求多元化,传统的银行贷款需求难以有效满足: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融资模式、资金价格需求等方面的多元化,需要通过表外融资渠道加以解决(尤其是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 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带来竞争压力;– 贷款规模控制促使银行通过中间业务满足客户资金需求;– 贷款业务风险(尤其是传统产业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的风险)加大,促使银行重视中间业务。三、中间业务的类型P.147-四、中间业务的特征P.149· 按功能可划分为6类· 按风险可划分为2类–金融服务类业务:租赁应属于资产业务–表外业务:担保类、承诺类、衍生品交易三类· 中间业务与投行业务存在范围交叉· 传统的特征(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最根本区别)– 不直接作为借贷活动的一方;– 不与客户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银行只以“中间人”(受托人、代理人)身份出现· 中间业务创新所形成的新的特征变化:以表外业务为核心–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资金,向银行垫付资金转变;–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1–由接受客户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表外授信业务)–由不承担风险、收取手续费,向承担风险、获得风险报酬转变;–金融衍生工具突破了中间业务服务于人的传统,出现了服务于己的中间业务。–但:“不直接作为融资信用活动的一方”的基本特征不变六、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五、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讲稿(6)201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