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伤口敷料的特性与应用纱布沾粘伤口伤害新生的肉芽组织新生的肉芽組织直接长在无凝胶的纱布纤维之間 , 形成伤口粘连纱布覆盖在伤口上 , 久了变干 , 取下时会连皮带肉拔起 , 真是痛啊 !伤口愈合过程炎症期修复期成熟期伤口收缩与止血清除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形成上皮化毛细血管逐渐减少新生纤维组织转型伤口愈合观念的改变传统观念:干燥消毒的伤口 - 痂皮下愈合革新观念:湿润清洁的伤口 - 无痂皮愈合伤口愈合环境之相关理论伤口干性愈合存在的问题创面局部脱水,形成结痂,阻碍上皮细胞的爬行 伤口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愈合速度缓慢频繁更换敷料,使创面局部温度下降 → 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创面与外界无阻隔性屏障,感染的机会增多伤口愈合时间长 敷料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 → 更换敷料时再次性损伤,患者疼痛细胞只会“游泳” , 不会“飞”干性愈合环境就好像……伤口愈合环境之相关理论伤口湿性愈合优点1962 年,英国 Winter 博士在动物实验中证实, 在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是干性环境下的 2倍! 伤口局部湿润,不会形成结痂 维持创面局部微循环的低氧状态, 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及细胞的 增殖分化, 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 物质并促进 活性物质释放 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愈合环境密闭的环境1 1981 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外科系的KNIGHTON 等 3 人首次发现伤口含氧量与血管增生的关系,在无大气氧存在下的血管增生速度为大气氧存在时的 6 倍,新血管的增生随伤口大气氧含量的降低而增加 “ 伤口透气” - 陈旧的伤口愈合观念 认为伤口愈合需要氧气的作用,但事实上,是利用人体体内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大气氧是不能被伤口直接所利用的2 密闭的环境 - 保持伤口的湿润伤口湿性愈合优点闭合性敷料,感染机会下降局部温度接近体温,细胞分裂增殖 速度快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敷料不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敷料种类的演变BC 1980传统敷料1980 2000先进敷料种类• 天然纱布• 合成纤维• 薄膜敷料• 泡沫敷料• 水凝胶• 水胶体敷料• 藻酸盐类敷料作用方式• 覆盖伤口和吸收渗液,为伤口提供有限的保护作用• 敷料与伤口间存在相互作用,如吸收渗液,允许气体交换,为愈合创造理想环境• 防止外环境微生物侵入,预防伤口感染• 自身具有活性,能促进有活性物质发挥作用,以加速伤口愈合伤口敷料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有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伤口敷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