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离骚》教学设计VIP免费

《离骚》教学设计_第1页
1/4
《离骚》教学设计_第2页
2/4
《离骚》教学设计_第3页
3/4
《离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事迹和作品成就。2 结合注释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并疏通文意。3. 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4.了解《离骚》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1.赋与比的写法;2.“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司马迁的《史记》是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作品,鲁迅先生在评价其成就时,称它是“无韵之《离骚》”。这里把《离骚》作为参照物来评价《史记》,可见《离骚》本身地位之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离骚》中的一个片段,品味它的美。二、知识积累1.关于屈原屈原(约前 339~约前 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第一位诗人、第一位爱国诗人、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1953 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 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 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2.屈原的作品及《楚辞》《离骚》 《九章》、《九歌》、《天问》《渔父》《招魂》 等,收入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中。《离骚》是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离骚》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