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宅区景观规划调查与对策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城市定位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2020 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 1800 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 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 1350 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 450 万人左右。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的产业和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集聚。2020 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 850 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 570 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 180 万人。2020 年,北京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65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05 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 778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92 平方米;新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 64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12 平方米;镇及城镇组团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 212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20 平方米以内。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划分四个次区域,并进一步划定管制区。(1)中心城次区域:即中心城的规划范围(不含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2)东部次区域:包括通州、顺义、亦庄以及怀柔、密云、平谷等的平原地区。(3)西部次区域:包括大兴(除亦庄地区以外地区)、房山山前平原、丰台河西地区、门头沟山前平原、海淀山后地区和昌平(不包括回龙观、北苑北地区)的山前平原、延庆平原以及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4)山区次区域:包括怀柔北部山区、密云北部山区、昌平北部山区、门头沟西部山区、房山西部山区、延庆山区。改革开放特别是 1998 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北京房地产业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政府住房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已经初步形成了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三个层次构成的住房供应体系,人民群众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显著提高。 截至 2007 年 2 月底,全市批准集中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 52 个,总规模约 2600 多万平方米,累计开工 2197 万平方米,销售面积约 2000 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