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巷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 1927 年夏,时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中国重又处在军阀各自为政、蒋介石政府投靠帝国主义,中国不能独立自主的情势下。诗人隐居江苏松江,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雨巷》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郁结在诗人心头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时代情绪。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诗人采取了象征手法,没有直接抒发感情。作者简介 戴望舒( 1905—1950 ),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 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 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 1928 年发表成名作《雨巷》, 1932 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 30 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 1928 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意象有两个。是“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和“丁香一样的姑娘。”诗歌赏析:全诗共七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一节彷徨: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象征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第二节:第二节:她是有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丁香一样的忧愁愁 在雨中哀怨,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哀怨又彷徨;美丽高洁 哀怨又彷徨哀怨又彷徨;;她指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诗人心中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和愿望的追求。意味着理想难以实现 第三节: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娘,实际上是在说诗人自己。他因为理想难以实现,心情是冷漠,凄清又惆怅的。 第四节——第六节: 思考:在这三节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怎样的形象和经历? 姑娘有着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的飘过,最终飘远消散了。 思考: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消散意味着什么呢? 消失意味着理想的破灭。撑着油纸伞,独自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我希望飘过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