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学习目标:一、感知主要人物形象范进,理解范进形象的典型性。 二、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三、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作者介绍 吴敬梓( 1701—1754 ),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微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微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根据切身体验,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有《文木山房集》。 《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 50 岁以前。这部长篇讽刺小说共 55 回,刻画了 100 多个人物,无一个中心人物做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 “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 简介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基本相同。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 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 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 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后 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士分三甲——进士及 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科举制度 自学指导(一) 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快速默读课文。5 分钟后看谁能给下面汉字注音,能正确朗读每个词语,并能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2 .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 倒运: 狗血喷头: 不省人事: 商酌: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星宿 斋公 醉醺醺 腼腆 相公 癞蛤蟆阎王 攥 万贯家私 桑梓 避讳 带挈啐 簇拥 侥幸( xiù )( zhāi )( xūn )(tiǎ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