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知识VIP免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知识
6.1 地震的基础知识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一般发生在地壳和地幔表层的坚硬岩层内,是在地幔对流等因素产生巨大能量作用下,岩层中积聚的地应力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便发生断裂、错动,造成构造地震。 房屋倒塌 桥梁断落 水坝开裂 铁轨变形 结构丧失整体性、承重结构强度不足 地面裂缝 山崩、滑坡 海啸、火灾 6.1.1 地震类型与成因地震类型地震天然地震诱发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壳某些部位的地应力不断加强,当弹性地应力的积聚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断裂和猛烈错动,引起振动。振动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造成地震。破坏性地震主要属于构造地震,占世界地震总数的 90% 以上。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 7% 左右。 1914 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产生的震动相当于一个 6.7 级地震。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 诱发地震 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是人工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962 年 3 月 19 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 6.1 级。 地球构成:三个圈层: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幔物质对流板块构造运动(根本原因)地震地震形成的宏观背景:地球构成92% 的 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地震的形成:板块分布图 a 、岩层的原始状态b 、受力发生弯曲c 、岩层破裂发生震动地震形成的局部机制 :地球板块运动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地壳中岩层变形 变形积聚超过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 岩体就会发生突然断裂或错动 地震 6.1.2 地震特征描述1 地震空间位置 震中 震源深度  震源距 震中距按震源深度浅源 EQ :震源深度小于 60km ,约占地震总数 85%中源 EQ :震源深度在 60-300km深源 EQ :震源深度大于 300km震源 2 地震强度度量地震波类型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地震引起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地震波体波:面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在地球表面传播纵波( P 波)横波( S 波)横波特点 : 周期长、振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知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