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训练 第一讲 切实强化话题作文的文体意识 —— 记叙文篇 如何理解文体“自定” ? “ 文体自定”不等于“无文体” , 不是不讲求文体,而是要求考生选择适合立意为文,而且自己比较擅长的某一种文体进行写作。虽多了选择的自由,但任何文章都是以特定的文体形式存在的,各种文体都有其相对应的写作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就要遵循其中的“潜规则” , 写什么就得“像什么”,就得“是什么”。 知识例话 第一,“以理服人”。 “ 文以载道”,任何文体的文章失去了一定思想的依托,所写之人或事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思想”就是“立意”,和议论文不同的是,议论文可以直接亮出观点,但记叙文只有用形象说话,只有把立意内化为“人”或“事”,因而,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还应当学会“挖掘”,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 知识例话 例子举隅 :1 、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造,就是希望。2 、人生又何不似这茶?一次又一次地被沸水冲起来,水凉后又跌落杯底,这样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直到最后仍然散发着生命的脉脉清香。若是害怕沸水烫碎了心,烫失了生命,那么清香也会随风逝去……生命便应该像茶一样从容,不为成功沾沾自喜,更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担惊受怕,用最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3 、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 知识例话 第二,“以情感人”。 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根据命题要求写出自己熟知的真人、真事,当然高中记叙文也应当可以适当虚构,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句对话、瞬间情景,却可以加以想象,扩充成丰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许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却可以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写;也许是不同的人经历的事,却可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来表现。 但这种虚构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 知识例话 第三,“以新动人”。 记叙文的“新”,是在技法上做一些努力。尽量避开大家都有可能涉及的人或事,对一些自己非常欣赏的而又会给人“雷同化”印象的取材点,可从结果上或内容上改头换面,给人“推陈出新”“会拿来”“懂借鉴”的印象。 话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