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礼、懂礼、明礼、行礼第一讲知礼、懂礼、明礼、行礼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而且,在加强四德建设中,社会公德是摆在第一位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在家里有父母管,在单位里有领导管,是很难看出来的,只有在社会上处于无人监管的情况之下,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因此,一个人能不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不仅是对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的最好检验,也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最大考验。由此可见,把社会公德建设摆在四德建设的首位是不无道理的。社会公德就是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它是指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的具体规范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主要内容,要大力倡导遵守社会公德的文明风尚,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一、文明礼貌讲文明讲礼貌,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在孩子咿呀学语期间,父母首先教其文明礼貌;进入学校,教师教其文明礼貌;到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礼貌。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带来了愉快,给社会带来了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文明礼貌表现的不仅是个人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在现代社会,文明礼貌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城市的形象,已成为一种投资环境。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北京申奥成功后,在举国上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美好形象。可见,讲文明礼貌对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何等的重要。讲文明礼貌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仪表大方。要讲究个人卫生、面容干净、头发整齐,穿着整洁、朴素大方、美观得体。过于随便,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尊重。在社会生活中,仪表不仅影响到个人生活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形象,不注重个人仪表的人,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二是要语言文明。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场合,和气文雅,分寸适度,不讲脏话粗话,更不要油腔滑调,强词夺理,恶语伤人。多用您好、请、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语言不文明,将直接影响到人际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