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技术创新事迹材料×× * ,男,××岁,汉族,中共党员,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1985 年毕业于××××××××××××系,××××年××××××* 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医院心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兼职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老年医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中华创伤杂志》常务编委。《高血压杂志》特邀通讯员、《中华医护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编委、《老年医学大系》常务编委、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专科会员、××市医学会会员。临床专业:心血管内科。主攻方向:冠心病治疗。擅长技术:冠心病药物和介入诊疗。参加工作以来,他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和技术水平。1990 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专修心血管病,1991 年回院后, 面对××医院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牵头成立了内科心血管病专业组,积极探索专科建设的道路。建立了冠心病监护病房,并先后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心包穿刺术、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心脏电复律术、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1993 年 4 月,他应国际抗风湿联盟主席ken·muidern博士的邀请,出席了国际风湿性疾病研讨会,用英语进行了论文交流并获荣誉证书。1993~1994 年,他利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22 例心动过缓病人进行房室结功能研究,首次发现了多径路传导现象,于1995 年 5 月在北京 “国际电生理学研讨会”上发布了成果并获奖。 1996 年 10 月,他应邀出席了洛杉矶“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 ,并考察了加洲大学医学院和旧金山大学心脏中心。1997 年师承河北医科大学傅向华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完成了题为“溶栓前肝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再通和梗死范围的影响”学位论文, 1999 年被授予硕士学位。20XX 年 6 月,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心内科,并担任科主任。为了把心内科建设成邯郸市一流的特色科室,他对科室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情况进行了分析,为科室的发展制定了可行的计划和措施,首先是完善硬件设施和人员专科素质,配齐专科设备,如世界一流的菲康9p 型除颤监护仪,惠普20XX中央监护系统,美敦力心脏起搏器等,建立了标准的ccu 病房,20XX年又添置了心血管数字减影机。本着不仅要自己提高而且要带出一批好队伍的思想,他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业务学习和教学查房等机会,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加强专科人员素质建设。其次是在技术上有突破性提高。他深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