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7 吉林省白城第十四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3 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 ( 共 30 个小题,每题2 分,共 60 分)1. 柳宗元认为 , 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 非郡邑之制失也” ;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 七国之乱因汉初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 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 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孔子B. 墨子C.普罗泰格拉D.亚里士多德3. “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 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一次考核, 看他是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结果, 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 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 最合适的是 ( ) A. 吾爱吾师 , 吾尤爱真理B. 认识你自己C.知识即美德D.人是万物的尺度4.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 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 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 重视道德的意义B. 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的权威5. 柏拉图说 : “在所有动物中, 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 “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 A. 理性主义B. 个人主义C.怀疑主义D.人文主义6.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 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 , 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 东亚各国 )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东亚发展过程中 ) 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 ) A. 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 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 又继承儒家文明7.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 : “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 只要走进历史 , 不管你是否乐意, 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 他都将不请自来, 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 主要是基于他 ( ) A. 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8. 康熙帝统治时期, 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