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后赤壁赋》教学设计汕头市澄海莱芜中学陈丽华教学设计理念: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实施古代散文选修课的教学?如何处理好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这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尝试以宋代美文《后赤壁赋》为载体,通过以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古文学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的推断方法。2.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3.领悟景物与情理相交融的表达技巧。4.体会语言清空爽朗的特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的推断方法。2.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3.领悟景物与情理相交融的表达技巧。教学难点:领悟景物与情理相交融的表达技巧,体会文中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 的思想。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作为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 45 岁那年因 “乌台诗案” 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 岁时被贬往惠州,62 岁时贬至儋州,到65 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 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 ,词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文人不幸文坛幸。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