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 ( 南朝宋 ) 范晔( 398 ~ 445 ),字尉宗,南朝宋顺阳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范晔早年曾任鼓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官至尚书吏部郎,宋文帝元嘉元年( 424 年)因事触怒刘义康,左迁为宣城郡(郡治在今安徽宣城)太守。后来他又几次升迁,官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 445 年),因有人告发他密谋拥立刘义康,于是以谋反的罪名被处以死刑。 范晔一生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则是撰写了被后人称之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范晔以《东观汉记》为蓝本,对其它各家撰著博采众长,斟酌取舍,并自定体例,订伪考异,删繁补略,写成《后汉书》。由于他的“后汉书”文约事详,逐渐取代了前人的著作。《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纪传体例,叙事简明而周详,记事有重点而不遗漏。其叙事的特点是以类相从而不记年代的先后。有些篇目的内容颇有增益,如《东夷列传》就较详细的记述了当时朝鲜半岛诸国和日本(当时称倭国)的情况,又《南蛮传》也为前所未载。《后汉书》又新立了一些类传,如《逸民》、《列女》等。 四史 : “ 后汉”即“东汉”。(“ 西汉”也称“前汉” ) ,建朝者是光武帝刘秀。《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史记》 ( 西汉 )司马迁《汉书》 ( 东汉 )班固《三国志》 ( 西晋 ) 陈寿《后汉书》 ( 南朝宋 )范晔 东汉时洛阳的县令,因公正廉洁而留名任洛阳令时,遇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姐姐)纵奴杀人案。董宣抓获人犯,处以死刑。公主诉于光武帝,光武帝大怒,欲杀董宣。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 ?” 并欲以头撞柱自尽。光武帝认为董宣言之有理,免予处死,但要他给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从,光武帝命人强使顿首,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光武帝只好不再追究。董宣因此获得“强项令”的美名。此事京师震惊,洛阳由此大治。年 74 而卒,皇帝遣使临视,唯见布被覆尸,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皇帝很伤感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葬以大夫礼。 对照注解读文章:晔 圉 匿 骖 楹 臧 敕 栗 斛 绶 拯 鬻 徙 丞 砚 涿 宦 惮 秩 讼 茔 沅 姬 侍 姝 旰 壕 铠 刍 徇 掳 戍 颁 犒 猝 撼 阙 蹙 恂 箠 敝枹Yè yǔ nì cānYíng cáng chì lì Hu shòu zhěng yùXǐ chéng yàn zhuóHuàn dān zhì sòngyíng yuán jī shì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