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以怎样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的?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内容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重大意义1.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 1.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形势?在这种国际形势面前新中国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其目的是什么?① 建国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1.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① 建国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②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0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外交公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 《共同纲领》 1.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① 建国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②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为更好地实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了什么具体的外交方针? 这是什么意思?又有何意义? 1.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① 建国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②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③ 建国之初的重大外交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一年之中先后与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9 年 10 月 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10 月 5 日苏联第一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呈递国书后合影。 1949 年中国与东德建立外交关系。图为东德驻华大使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 1950 年中国与瑞典建立外交关系。图为瑞典驻华大使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 1949 年底毛泽东率代表团访苏。 毛泽东和斯大林合影周恩来和莫洛托夫会晤 1950 年初,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内容1953 年 首次提出1954 年 首次写入国际外交文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 1954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总理会谈 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修改后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