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比较 项目含义途径实施手段 范围 法定 义务 道德 义务 必须履行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自发形成的国家强制力自觉自愿小大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别温故知新 本课结构提纲与知识要点预习展示忠忠实实履履行行义义务务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法律所要求做的必需去 5 . 12 汶川地震——记住这一悲惨的时间 北京各界群众踊跃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 各地市民等待义务献血 ----- 是爱的奉献 更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居民自发地为安置点内的灾民送来免费快餐 1 、中国人民支援灾区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2. 属于履行义务吗?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 3. 他们的行为是法律鼓励的,要求的,还是禁止的呢? 4. 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应当怎样做? 5. 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 义务献血、爱护公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倡公民节约和反对浪费、植树造林、晚婚晚育、计划生育、见义勇为 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对于法律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一、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我国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案例一:某镇村民王某生有两个儿子,其丈夫在老二出世后不久便过世。王某在老大 14岁、老二 12 岁时,将两个儿子丢在公公、婆婆身边,只身一人离家出走。四十年后,王某又回到了家乡,此时王某已近 80 岁,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困难,要求两个儿子给付赡养费。 案例二:在孟某 3 岁时,程某将孟某收为养女,并将程某抚养到 24 岁,后因两人之间的纠纷,程某解除了与孟某的收养关系。多年后,孤身一人的程某要求孟某尽赡养义务,并每月支付赡养费 400 元。案例分析 王某的两个儿子及孟某需要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吗?思考问题:婚姻法第 21 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施某,男, 20 岁,在乡、村干部动员其报名应征时,态度不端正,不愿履行兵役义务,并于同年 11 月外出无踪影,逃避了征役。案 例:思考问题:施某可以不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吗?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