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19.1 最快的“信使” 体验 电磁波的产生活动 1 :打开收音机后 , 在旁边拨打手机。活动 2 :将收音机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 , 用一只手电筒靠近收音机 , 按动开关 , 使手电筒明灭交替变化。活动 3 :将收音机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 , 将一个调光台灯靠近收音机 , 旋转调光旋钮使灯光发生变化。(1) 在活动 1 中 , 收音机中能听到 声。(2) 在活动 2 中 , 电路通断时 , 电流时有时无 , 收音机 ( 选填“能”或“不能” ) 听到声音。(3) 在活动 3 中 , 电流强弱发生变化时 , 收音机 ( 选填“能”或“不能” ) 听到声音。提示: (1)“ 咯、咯” (2) 能 (3) 能 1. 从古至今 , 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2.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3. 什么叫作波速、频率、波长 ?4. 电磁波家族有哪些成员 ? 探究 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结合“体验”中的活动 , 思考以下问题:1. 联系水波和声波的知识 , 电磁波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 木棒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发声体振动产生声波 , 并通过空气振动向外传播;与水波、声波相似 , 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 , 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参考答案:迅速变化的电流。2. 在真空中 ,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 结合图形 , 分析:什么是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 ? 各用什么符号表示 ? 单位分别是什么 ?提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 为 c=3×108m/s 。所有的波都具有波速、波长和频率 , 电磁波也一样。波长是指两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 用 λ 表示 , 单位是米 (m) ;频率是指电磁波每秒钟向前传播的波长数 , 用 f 表示 , 单位是赫兹 , 简称赫 , 符号是 Hz 。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 (kHz) 、兆赫 (MHz) 。它们之间的关系: 1kHz=103Hz,1MHz=106Hz 。参考答案: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 c=3×108m/s 。波长是指两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 用 λ 表示 , 单位是米 (m) ;频率是指电磁波每秒钟向前传播的波长数 , 用 f 表示 , 单位是赫兹 , 简称赫 , 符号是 Hz 。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 (kHz) 、兆赫 (MHz) 。3.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 , 如图所示 , 频率越高 , 波长越短;频率越低 , 波长越长。参考答案: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 , 频率越高 ,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