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课型:新授课课时:1 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我国民歌的基本知识;2、引导学生欣赏、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3、通过了解民歌,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秀美山川和我国多民族融合的灿烂文化,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教学要求:以聆听音乐为主,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更进一步认识、理解、鉴赏音乐。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民歌的涵义、分类、艺术特点。难点:怎样教会学生通过聆听,独立总结音乐特点,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教学方法:观摩、聆听、讲解、提问、范唱教学手段: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大家的音乐教师,非常高兴这节课由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愿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翱翔音乐的天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歌,它们或高亢或婉约,或诙谐或甜美,各有特色。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 4 首不同风格的民歌片段 (课件),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点击课件)(师生讨论)答案:四川民歌----《龙船调》新疆民歌-----《阿拉木罕》陕北民歌-----《赶牲灵》台湾民歌-----《卖汤圆》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中国民歌都有所了解的。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丰富的民族语言和独特的民俗风貌,孕育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民歌艺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音乐鉴赏》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课件)二、新授师:结合上面欣赏的几首民歌片断,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是民歌、民歌的体裁有哪些?(学生讨论)师:好,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们,你了解的民歌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课件: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也就是说民歌没有具体作者,不是某个人的作品,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们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反映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之中。常见的民歌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教师简说:劳动号子产生于人们的劳作中,如拉船、装卸、搬运,它为的是鼓舞士气。山歌:泛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劳动时抒发思想感情的歌唱。总的说山歌较嘹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