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默读课文,能准确的译读课文第二部分。2 、通过默读课文,能准确的译读课文第三部分。目标一:通过默读课文,能准确的译读课文第二部分。•自学指导一: •自学内容:课文。•自学方法:默读与圈划相结合 .• 自学时间: 9 分钟。•自学要求:结合课文注释及手中资料,翻译课文第二部分。特别注意圈划识记知识要点及重点字词。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敝舆:破车。褐:粗布衣服。锦绣:花纹色彩精美鲜艳的纺织品。粱肉:好饭好菜。糠糟:粗劣食物。何若:什么样的。舍:舍弃,放弃。欲窃:想要偷窃它。地方:土地方圆。今义:处所。犹……之与……也:好象……同……相比。云梦:楚国的大泽。犀兕( xī sì ):犀牛。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长江、汉水里的鱼、鳖( biē )鼋( yuán )鼍( tuó )多得天下无比。鼋,即鳖。鼍,鳄鱼。犀兕( xī sì ):犀牛。此:这,指上面说的舍文轩、窃敝舆之类的行为。 自学检测(一)1、墨子为什么要讲“窃疾”人的故事? 为了设置圈套,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的话,以便进行类比说理。2、墨子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令楚王无法辩驳的?墨子为什么认为“攻宋”与“窃疾”同类? 墨子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的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最后把“王吏之攻宋”与“有窃疾”人的行为进行类比,类推出“王吏之攻宋”是“与此同类”,指出楚国攻打宋国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这样说理,使其陷入矛盾中无法辩驳,令楚王理屈词穷。同时满足了楚王的大国国君的虚荣心,使其乐于接受自己的主张。3、楚王最终有没有被说服?理由是什么? 楚王虽言“善哉”,心里却并不买帐,以“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再一次把责任推回到公输盘那边,而且态度强硬,一“必”字可见。目标二:通过默读课文,能准确的译读课文第三部分。• 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