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诺夫题蜡烛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干。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有心啼别夜,布帆无恙到南州。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 年- 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 61 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 17 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尽管在 1939 年 9 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 1939 年 9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 1945 年 9 月 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1944 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 10 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 Ε” 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读出下列字词,注意黑体字的读音: 烧 灼 桥头堡 地 窖 匍 匐 腋 下 拂 晓 瓦 砾 颤巍巍 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 舀 鞠 躬zhuóbǎojiàopú fúyèfúlìwēiqǐqì kē yēyǎo jū gōng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精疲力竭:名副其实:永垂不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鞠躬 :瓦砾 :地窖 :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