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课 题:不进位加(二)教学内容:第 10 页 例 2 做一做 练习二的 1、2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材分析:这是不进位加的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例 2 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学情分析:多数学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有个别学生还有困难,对笔算理解较慢,要注重个别辅导。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要提高,能够熟练运算。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 为什么把 5 根小棒和 4 根小棒和起来,3 捆和 3 捆和起来?(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提问: 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做一做: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三、练习:练习二 第 1 题: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第 2 题:笔算下面各题。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