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导学案-----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导学案序号: 课题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课型新课年级学科高二教师使用时间一课时主备叶兵参与教师李珊珊 丁兰 王学平备课组长签字学生高二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时间 学生组长检查记载 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学习重点 从人物的外貌描写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学习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自主学习区(独学、预习)疑问、点拨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要求背诵) 激起兴趣 基础知识《三国演义》简介《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 1330 年一 1400 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三国演义》刻划了近 200 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从叙述的技巧,人物的刻划上,最具可看性的部分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定三分隆中决策,诸葛亮舌战群儒,用奇谋孔明借箭,七星坛诸葛祭玄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等。《三国演义》主要思想内容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