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始吾弗信 ; ;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 庄子其人其文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 369年,死于公元前 286 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其人其文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其人其文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 · 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 qūqiè 》)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名篇,既较鲜明地体现了《庄子》的艺术风格,又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虚无主义与追求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和应区分“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