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导入新课 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二、欣赏诗歌的意蕴美1.【初读诗文,了解诗人】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温故知新1.杜甫,字(子美 ),河南巩县人,自号( 少陵野老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杜工部 )。2.杜甫的诗被称为( 诗史 ) ,他被后人冠以( 诗圣 )的美称。3.评价杜诗的名句 “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 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 现实主义 )诗人。5.代表诗歌( “三吏 ” )、( “ 三别 ” )。6.诗作风格多样,以( 沉郁顿挫 )为主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2、【诵读感知,觅得诗心】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1)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2)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两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两个字? 寻,泪。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3、【涵咏字句,品出诗味】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问题 1、:“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首联句意: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