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说明:审稿专家,本文已经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了修改,第一部分吸纳了专家意见,将合作学习与合作学练矛盾之处删除,同时新增“为队友进球鼓掌叫好几次”、“对队友的传球有赞许的行为几次”的策略;第二部分,将案例重新进行了调整。非常感谢专家给予的悉心指导,恳请专家费神再次审理。谢谢。 何燕飞 致谢例析体育教学中易忽视的四种品质一、崇尚英雄风采,忽视合作实质,建议细化考核积极引导案例:篮球教学比赛,常有学生“逞英雄”拼命投篮。如果篮投进了,全组欢欣鼓舞;反之,则小组内相互埋怨,责怪没有传球和配合意识。就连场外观赛的师生们,眼中似乎也只有“投篮高手”,而场上为数不多的积极传球、主动配合的学生,却成了“幕后英雄”。剖析:合作学习仅有形式远远不够。师生一旦崇尚竞争结果的输赢,忽略努力过程的团结协作,就容易出现强者嫌弃弱者,弱者畏惧比拼,相互发生内讧,只为了私利,不择手段,挑拨是非等问题。培养合作品质,首先要抓好合作意识,建立合作常规。其次是细化合作目标,激励评价适宜。将一些可观察、可达成的指标作为考核学生行为的依据,让合作评价落到实处。如把 “积极与同学友好相处”“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了集体的最终胜利,愿意为同伴创造更好的进攻时机”、“为队友进球鼓掌叫好几次”、“对队友的传球有赞许的行为几次”等要求,作为考核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具体依据。最后再适时引导指正,扬抑泾渭分明。及时表扬“正能量”,适时指正那些“英雄”,帮助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二、学生弱不禁风,忽视耐挫教育,建议创设情境磨砺意志案例:分腿腾越练习,教师点名一位男生动作展示。尽管教师千方百计地鼓励,结果这位同学始终不敢跨出那勇敢的一步。这时教师有点急了,声音也提高了“八度”,但这位男生的心灵似乎受伤了,越发的“不可理喻”。第二天,家长以“变相体罚”的理由投诉了教师。类似情况有很多,现在的学生说不得、批不得,伤不得,似乎成了易碎的“玻璃人”。剖析:怯懦、任性、意志脆弱等是现在学生的代名词,于是教师不得不“转型”了,哄学生的手段越来越多,批评越来越“艺术化”,器材越来越“软化”,耐心越来越好,评价越来越“多元”,练习标准一降再降,达标要求几乎没有,技评过得去“也算行”,犯错学生不敢批不能说,怕“伤”学生,更怕家长“找”。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弱不禁风,缺乏担当,能茁壮成长吗?所以,适当...